联系方式

  • QQ:99515681
  • 邮箱:99515681@qq.com
  • 工作时间:8:00-23:00
  • 微信:codinghelp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代写留学文书代写留学文书

日期:2021-03-28 06:13

一、关于学术批评

根据文艺批评的功能目的和笔法可将学术批评分为:学术批评与大众批评。虽然由于目的和表达方式的差异,学术批评和大众批评的互动交流往往存在鸿沟,但它们又都是文艺批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互需要和相互影响:学术批评以大众批评为现象和源泉,大众批评则以学术批评为参照基石,双方的共同发展和共同促进一并构成文艺批评的完整生态。而对于广泛存在于文艺界、社会科学界和教育界的学术批评主体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完成“用明德引领风尚,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社会担当和历史使命[1]。如果说纸媒时代的特里·伊格尔顿和瓦尔特·本雅明等知识分子能够在同一媒体语境下运用“大众化的批评”,让精英和大众相互影响而不至于水火不容,那么网络文学的出现则让大众文化“狂欢般”地蓬勃发展,“让每一个拥有网络的人都可以进入文学创作、评论乃至出版环节,可谓大众自由写作的狂欢……意味着打破了由纸媒把控的文学创作话语权……读者的平等参与行为让创作和接受几乎同时发生”[2],以至于学术批评和大众批评常常处于不同的媒介语境下两两相望。互联网的传播特性让社会阶层身份进一步消解,建构在纸媒传播上的文化精英话语权力和浅入深出的“蒙蔽主义”在网络上难有生存空间。如何在网络语境下实现更多有价值的文艺辩论和大众文化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学术批评者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信息传播中,编码和解码的效率受其所处媒介语境的影响。不同的媒介生态有不同的语境特点,传播者从一个媒介环境转换到另一个媒介环境时,只有适应新媒介的语境才能提升其传播效率。当前,传统纸媒语境下的学术群体在开展网络文学批评活动时面临媒介转型的挑战。由于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传统纸媒的迭代使当前以纸媒为批评主阵地的学术群体处于无法适应网络语境特点和受传者接受要求从而呈现学术缺位的语境分裂状态。当网民和网络媒体以网络化的方式和语境积极介入网络文学的大众批评活动时,学术群体或批评家们仍以纸媒为主要评论阵地开展网络文学作品的批评研究工作。网络上以感性化、碎片化风格话语为主的大众批评与纸媒上以严谨历史观为评论话语基础的学术批评同时存在,并行发展,是当下文学批评活动的现状,但随着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提高以及相关文化、社会问题的涌现,学术群体难以继续站在传统纸媒的语境下以他方的视角审视这一大众文学的分支,而是着力从纸媒语境向网络语境的在场批评转变。

二、网络语境下学术批评的方式

功能学派学者马林诺夫斯基最早从文化功能理论的角度提出了“语境”的概念,认为人类的传播语境由“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组成。网络语境下,数据即时生成,互动即时发生,全息化的文本带来了碎片化的传播语境。对于在网络语境中开展学术批评的学术群体来说,不仅要关注在场媒介的情景语境,还要关注媒介生态变化的文化语境,在网络语境中要从思维、情景、表达等方面改变传统纸媒的研究模式,转以即时数据研究、共时性互动批评、全息碎片化表达的方式开展在场学术批评。

1.即时数据研究

将即时数据纳入学术研究是开展网络文学学术批评的必然趋势。在当前的学术群体中仍然留存着传统纸媒语境下的研究观点:网络数据和文献引用缺乏客观严谨性,不应作为批评文章的注释或参考来运用。该观点在网络发展初期或许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网络与社会发展联系十分紧密、媒体融合已成为未来趋势的情况下,已有不合时宜之嫌。网络传播中的网民黏度、点击量、好恶量化统计等即时数据以及学术界采用的影响因子统计数不仅是技术指标,还是网络评论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舆论引导的关键要素,应当被学术研究所采纳,尤其是学术批评的主阵地——学术刊物,更应积极推动刊网融合,将出版体系和研究体系向适应数字时代学术研究的方向转变。对于学术研究来说,虽然定量研究方法在互联网没有出现之前就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但与纸媒文学批评活动相比,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文学批评活动带有即时量化的研究特性和优势,网络大数据的出现为文学作品的研究提供了真正意义上便捷的、翔实的即时数据研究基础。各大主流网络文学网站以及相关网络文学阅读门户平台已经具备完善的即时数据统计和在线互动评论功能,网络文学作品处于大数据技术的覆盖范畴,与之关联的每一个传播者和受传者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数据化和思维模式的影响,如读者对于文章的选读、广告的推送、内容的链接越来越多地依赖大数据计算,批评活动的传播平台、对象以及受众的数据化生态变迁使批评主体的思维方式正产生适应性转变。过去由于技术的限制,传统的文学批评采用定量研究时难以实现即时化和精确化,而依托互联网技术的网络文学研究可以基本实现数据的即时观测和统计,来自网络文学活动的海量内容数据、传播数据、受众数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准确地反映参与者的行为习惯和喜好偏向。向数据化研究思维转变的潜在需求逐步改变着网络文学学术批评主体的研究方式和评价标准。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数据环境下学术成果真实价值与影响的实时预测及长期评价研究”(19BTQ062)的立项可以看出,学术群体已开始关注学术科研成果的网络数据化评价体系。

2.共时性互动批评

共时性互动批评是网络文学在场批评的时空情景特征,研究有延时性与即时性。如果说纸媒的传播特性可以让学术研究和批评在相对延时的情景下呈现,网络传播则是在相对共时性的情景下实现,从研究转换为批评话语的过程更为迅捷。人类媒介技术发展的历程就是信息流转速度加快的历程,并由此促使传受双方处理信息方式和习惯发生改变。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者和受众在获取、处理、发布信息时相比于纸媒时代更立体化、碎片化和即时化;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的传播与传统文学的单向传播不同,网络作家、读者和平台之间建构起了多向关系,网络文学成为多方力量共谋的产物[3]。这既是网络文学连载性和即时性评论共时空存在的传播特点,也是网络上反馈迅捷的媒介互动性惯习,以及多维批评主体间互动影响加速的内在要求。例如,弹幕功能被网民广泛接受的内在原因之一是可以即时修正自己对于网上文学、戏曲、电影的理解,这也是网络比纸媒传播效果更迅捷的表现之一。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网络化语境中成长起来的部分青年人将成为学术群体的一部分,他们终将弥补网络与非网络语境间的鸿沟,推动形成全覆盖、多维批评主体统一于一个语境并在共同的批评阵地中呈现即时性、数据性和理论性共时并存的发展和传播形态。共时性互动批评的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合学术批评与大众批评在笔法和表述方式上的差异,提升不同亚文化群体共识形成的效率。

3.全息碎片化表达

全息碎片化表达不仅是网络语境下学术群体在技术层面上的新选择,也是提升学术批评有效性的新手段。碎片化不仅是后工业化时代阶层经济差异变大所导致的社会分众化和群体个性化的社会状态,也是网络时代信息爆炸及信息快速流转与受众有限的注意力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人们处理信息方式的转变。所谓碎片化传播,是指网络语境下传播参与者在传播活动中呈现的零碎化、概述化、立体化、差异化的文本传播与接受方式。面对海量信息,人们通过碎片化文本的集纳进行快速的学习和理解,再进行结构化的演绎才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新的观点和表达,并进行快速传播。网络交流的即时互动性和多媒体技术下的信息全息化加剧了这一趋势,抖音短视频、网络短文、超链接等网络语境下的文本表达方式即是该趋势的反映。

接受的碎片化导致了传播的碎片化。专业的学术批评分工源于纸媒时代的文学活动发展,纸媒语境下浸润出的文字文本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并由此衍生出的精英学术研究的思维和话语体系,这在网络语境下时常显得格格不入。此观点并不是要否定传统学术批评文本的合理性,而是指出在媒体融合的媒介发展趋势下,任何传统媒体与网络融合后的表达文本都难以忽略全息碎片化的文本表达方式,在网络上开展网络文学在场学术批评也是如此,其本质上与叔本华和伊格尔顿在纸媒时代致力于消弭精英与大众的文化鸿沟、防止学术异化的努力一样,运用一种更能被当代大众所接受的表达方式阐释学术,无论是对网络文学的良性发展还是对学术批评在网络时代的话语体系构建都有重要意义。

三、学术批评在网络语境的缺位

我国的学术群体对网络文学批评语境的关注和转变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1998年关注第一个真正走红的网络文学作品《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开始,学术群体除了在同年的《出版参考》刊出《网络小说首奖作品〈平凡人的爱〉将出版》,在2000年《全国新书目》刊出《放逐“桃花岛”——网上畅销书〈桃花部落〉评介》等推介文章,还组建了网络文学研究基地、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团队,并发表了网络文学理论批评专著——《网络文学论纲》[4]。随着商业付费模式的完善,广电媒体和文化科技公司的加入,阅文集团、晋江文学城、创世中文网、纵横中文网等网络文学门户网站的建立以及网络文学IP的商用,网络文学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产业,与之伴随的文艺批评活动也在快速发展,但主流的网络文学门户网站却鲜有学术批评的平台空间,既缺乏专门的学术批评栏目,也缺乏学术群体的积极参与。许多微博大V、高流量公众号以及自媒体评论人在网络上即兴抒怀、表达情绪,由此衍生出一些具有虚无主义倾向的文化垃圾和三俗等不良内容。这让学术群体逐步意识到缺乏严谨客观、真善美价值和正能量的学术批评引导将使网络文学发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文化危机,强化网络在场评论,构建适合当代中国发展的网络文学评论体系迫在眉睫。学术群体亟须充分把握网络文学的基本特质,将网络文学置于当代新媒介发展的语境下进行考察,同时,还要认清其在中国及世界文化发展潮流中的形态和位置,用科学的文学理论展开积极有效的批评。2016年,“我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同年,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以“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作为会议主题;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再次通过“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研究”重大项目的立项。

由于传播生态不同,文学评论活动所处的情境和文化语境也不同,以逻辑文本、历史导向、定性研究为主的传统学术批评话语难以直接移植到去中心化、碎片化、流量思维的网络语境中。纸媒传播由于没有即时反馈的条件,作者、读者和学术群体等批评主体都处在文字符号体系的纸媒语境下开展文学批评活动,纸媒主导下的中心化传播生态决定了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文学批评活动具有批评主体顺时性参与、线性化逻辑表述、群体受众“模糊化”和延时反馈效果等语境特征。媒介群体、学术群体、大众群体按照文本刊发的过程顺时性地参与文学批评活动,文字符号的阅读规则决定了传播者与接受者按照线性化的思维展开表达与理解;延时反馈效果形成了“模糊”的受众群,学术群体在此场域下能够较好地发挥舆论领袖的作用。而依托互联网而生的网络文学在出现伊始便具有去中心化的传播形态、碎片化的多媒体符号、即时互动的反馈效果。更重要的是,对于作者而言,读者群已不是过去“模糊”的受众群,而是建立在关注度、点击率和互动交流大数据下的鲜明对象。这让习惯在文字符号理解规则下进行逻辑研究和表达的学术群体更愿意以审视的眼光,站在纸媒的讨论阵地上研究网络语境下的网络文学发展。从纸媒走来的学术群体要在网络语境下发挥评论有效性,不仅要从文学和文艺学的角度将解决问题的着力点放在网络文学批评体系的建立上,以及在由此涉及的机制、标准和话语权构建的基础上解决评价“尺子”的问题,还要从传播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学术群体应以何种方式和路径有效介入网络化语境中开展学术批评,解决“入场”问题。如同切换语境需要遵循新语境所依托媒介的语言特征和理解规则一样,只有先了解网络语境下受众的语言和文化特征,转变学术批评的方式,再通过有效的传播平台、策略和保障机制,才能在网络传播中重构学术批评的严谨性和专业导向性。

四、学术批评的开展路径

学术群体要推动网络文学的学术批评发展,弥合精英与大众间的知识鸿沟,除了要转变批评的方式,还要解决参与动力、入场平台、呈现手段等问题。学术群体可以通过建立学术群体参与保障机制、构建刊网融合下的“学众结合”批评平台、运用AI文本推送策略来实现网络语境下学术批评的有效开展。学术参与保障机制是推动学术群体参与网络在场批评的动力前提,学术批评刊物融入网络是学术入场的物理保障,学术文本的AI化推送是网络语境下学术思想有效呈现的技术基础。

1.建立学术群体参与保障机制

学术群体在网络语境下的在场批评是媒体融合趋势下文艺批评生态的转变。从顶层设计层面建立和完善学术群体参与网评行为保障机制,有利于切实推动学术群体在网络语境下开展学术批评。学术群体参与保障机制包括学术群体的利益保障和学术评价机制。学术群体的利益保障是吸引、推动学术群体在网络开展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的政策保障措施,包括职称评定、岗位聘任、行业认可等。在全国网络文学市场中占比最大,注册作家、文学网站最多的上海市于2019年开启了网络作家职称评审的先例,并在《上海市文学创作系列网络文学专业职称评审办法(试行)》公布文学创作职称系列中增设网络文学专业,学科方向包括网络文学原创、网络文学评论、网络文学翻译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相关的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细则也要与网络时代发展接轨,学术评价不仅要注重行业内学术同行评价,也要注重社会服务效果评价,将文艺批评的学术水平评价建立在社会大众评价和学术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上。当前,从高校人事管理“放管服”和分类管理改革的推进情况来看,教师和研究员的社会服务岗已经在多数高校设立,文科专业的学术群体应该在网络文化领域内发挥更多的社会文化引领和审美教育功能。例如,将学术群体在网络语境下开展网络文学批评的社会服务影响效果与行业学术评价指标相结合,纳入高校与科研院所职称评审和岗位考核的具体实施指标中,以确保学术群体进行的是网络化的学术批评而不仅仅是学术上网。

2.构建刊网融合下的“学众结合”批评平台

实现学术刊物刊网融合出版曾是出版业的热门话题,传播学者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媒体融合趋势下传统学术期刊与网络在技术、所有权、组织层面的融合对策或学术研究在网络中传播方式的问题,其本质上还是学术话语体系内的网络化问题。但对于网络语境下网络文学的学术批评,刊网融合更是“学术评论场”与“大众评论场”跨场结合的问题。刊网融合的媒介平台融合模式有自建网站模式、APP模式、公众号模式、跨平台模式等。学术群体与大众在同一个网络语境下展开批评互动,应采用刊网跨平台合作模式,即文学批评学术期刊与网络文学门户网站合作,开辟学术专版或作品评论专区,搭建共同语境下“学众结合”的批评平台。在此平台上,学术群体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网络文学的在场评论,一种是学术刊物在网络文学门户网站上开办学术专栏,另一种是针对特定网络文学作品进行选题策划,开设作品评论专区,开展共时性互动批评。两种方式均可邀约学术文章作者以网络化文本的形式发表文章或评论,也可以通过制作全息化多媒体文本如短视频、音频等作为导读或导评。同时,运用融媒体平台的智能化接入和抓取技术,将相关文章进行分类与聚合,在新作品产生的瞬间智能生成相应的评论区,并生成影响因子等即时统计数据(转载量、阅读量、点击量、打赏量等动态数据)。在“学众结合”批评平台的基础上,学术刊物与门户网站各自的“两微一端”媒体平台可以做进一步的有效整合,由此形成的全媒体出版模式与学术群体参与保障机制共同作用,形成完整的学术群体。一并参与网络文学评论的运行生态将更好地推动学术公益性与门户网站市场性的和谐统一,实现学术与大众媒介平台的融合,通过流量和影响力的提升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3. AI文本推送策略

网络大数据的发展必然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的方兴未艾不仅仅是新技术的出现,也是人们适应网络信息生态的发展趋势。受众注意力有限与信息爆炸的矛盾使人们需要更快捷和便利的信息处理方式。学术批评要在“学众结合”的网络平台上发挥有效性,如设计评论场AI算法,在传播技术层面弥合了网络环境下大众与精英群体之间的知识鸿沟,如经济水平、教育程度和职业状况等因素造成的阶层间的信息选择性差异,个体总是倾向于选择接近或符合原有知识结构的信息内容等。只有通过第三方内容推送的介入才能使个体超越所在群体的选择性关注趋向,实现大众群体与精英群体的信息弥合。当前,AI内容推送算法背后的社会心理学依据是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性理论,其应用场景是以关键词相近规律或点击量排序来进行文本推送的新闻场AI算法。新闻文本与互动评论文本无论在语言符号上还是在内容意义上都不完全相通,只有设计专门的评论场AI算法才可以实现“学众结合”平台上的有效交流,即在“学众结合”的评论场中以态度(认可或冲突性词语)、交流关系(评论发言中的互动)、归因方向(理解词语表述)、作者地域背景、评论情绪词语等体现评论活动内容意义的关键词,并以词语背后的链接关系作为算法原则。人工智能推送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通过阶层、分工背后心理维度的相关性或一致性来摆脱精英与大众间因语词符号运用习惯或释读能力差别所造成的选择性关注障碍,实现跨阶层的互动交流。社会的阶层和分工是个体不断发展的过程,现代社会分工所导致的阶层差异背后还存在着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相似性。简而言之,人工智能应向人类复杂选择行为的系统性迈进,向不同阶层群体间社会心理领域的内在关联因素迈进。一个后网络时代的AI场景进程已经接踵而至,网络传播时代,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推送,人们依据自己的需求订阅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获取,而在场景时代,随着人工智能基于大数据的解读,综合现实场景中、社交网络中的公开信息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信息提供者可能比用户更加了解自己[5]。在媒介融合的前提下,网络文学门户平台提供的“学术专栏”或“大众评价留言板”均可通过大数据和AI进行个性化的学术批评文本推送,进而提高学术批评的点击率和影响力,其互动的便利性既提高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互鉴交流的效率,又是连接彼此最快捷的文本互换机制。

五、结语

网络文学的出现不仅让大众文学批评有了更便利的平台和更低的门槛,而且形成了网络时代的批评语境和新的传播生态。对于媒介发展而言,网络时代的颠覆性在于大众媒介融合的趋势,让处在不同媒介语境下的群体交流有了融合的可能。对于学术群体而言,网络的出现正在逐步消解建立在纸媒上的话语权力体系格局,一个超越社会分工的跨阶层的文艺批评时代或许已经到来。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留学生作业网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QQ:99515681 电子信箱:99515681@qq.com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从网络整理而来,只供参考!如有版权问题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