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QQ:99515681
  • 邮箱:99515681@qq.com
  • 工作时间:8:00-23:00
  • 微信:codinghelp

您当前位置:首页 >> Dissertation辅导Dissertation辅导

日期:2021-03-29 09:39

一、国产网剧的IP改编现状

IP改编由来已久,具体是指对既有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进行形式或内容的搬运及创作。现如今我国网络文学IP的改编,就为网剧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国产网剧的发展纵横不过几年,2014年网剧初现,2015年阶段发力,2016年大范围盛行,2017年行业形成,2019年行业提质。据统计,“2019年共上线网剧221部,相比2018年的218部略有增加,在整体内容和品质上均有所提升”。越来越多的观众转战网络平台收看电视剧,电视剧也从最开始的电台独播、台网联播发展到如今的网络独播。在IP影响、粉丝效应、资本选择的多重作用下,我国本土网剧市场的IP改编呈现出如下现状。

(一)IP改编的价值实现困难

网文在网络文学平台的点击次数、榜单排名、粉丝支持都是衡量IP的价值体现,也是很多影视公司勘察剧本的收购标准。互联网时代,随着用户个性化的凸显、亚文化的兴起,网文的影视化改编想要深入人心、满足不同圈层受众需求绝非易事。

实际中,很多影视公司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顾此失彼,虽然抢占了不少的网文佳作,但“对噱头、明星的过度热衷,致使导演在面对网络小说自身缺陷时,并未将其改编成适合拍摄的文本”。其次,在进行影视化改编时需要考虑经济赢收的现实问题,尤其在玄幻类IP进行改编的过程中,由于特效成本过高,难以还原小说中的场景,致使“五毛钱特效”的梗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让作品呈现大打折扣,致使IP改编难以实现自身价值。

(二)IP改编的题材同质化严重

根据已面世的IP改编作品情况来看,“在拓宽网络资源的外延、实现文学的第二次生命、带来互利共赢的同时,在题材选择方面的同质化、碎片化等问题也纷纷暴露于众”。尽管网文行业每年都有近万部作品诞生,但在IP改编的题材选取上仍较多集中于在清宫剧、穿越剧、仙侠剧、耽美剧等类型,这样不仅会出现IP改编的质量参差不齐,也会消耗观众的热情,产生审美疲劳。

此外,同类IP题材的情节内容和人物塑造也常会出现重复或相似,在内容缺乏明显的区隔情形下,对IP本身而言也是一种浪费。

(三)IP改编的粉丝吸引不够

粉丝作为IP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IP改编是否会成功。“观众对IP相关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后,逐步建立起对角色的情感,成为‘粉丝’,这种情感会让他们对改编的网络IP剧倍加期待,成为收视群体的潜在群体”。而当下很多IP改编主创只会依托网文改编经验,忽略粉丝对原著的情感基础,一味追求和复制所谓的“爆款法则”,认为“流量+IP”就可十拿九稳,但盲目跟风的结果只能是惨败。

另一方面,中国网文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变得较为成熟且复杂。“爽文为王”的时代也早已过时,粉丝对都市虐心的甜宠文,中式打怪升级的玄幻文的改编都有改良要求。因此,只依托IP进行改编已无法充当吸引粉丝的诱饵。

二、《庆余年》在IP改编上的路径创新启示

《庆余年》作为一部IP改编剧,凭借自身较高的IP价值基础,在男频和古装剧改编上打破2018、2019年两年剧集百度指数的最高纪录,一经上线就广受关注,豆瓣评分8.0,豆瓣超过10万人评分,稳居8.0分;2019年12月13日,《庆余年》的百度指数已经突破115万;腾讯视频超过23亿次的播放量,爱奇艺热度突破8000;在微博、虎扑、B站、知乎等平台,《庆余年》话题讨论热均是居高不下,在2019年最后一个季度成功突围。从观众的口碑检验和市场反馈来看,《庆余年》是值得借鉴的IP改编范式。

(一)优化内容精准表达

互联网时代是“内容为王”的时代,网剧作为互联网技术下的衍生品也不例外。《庆余年》的IP改编主创队伍通过找准IP,善用互联网数据,最大限度还原和保留用户心中的“名场面”,通过创新艺术手法来保留原著的内容精髓。

从整体的架构上来看,故事一开始就借剧中人物之口,表明该剧是一部关于“现代思想和古代制度碰撞”的科幻文参赛作品,巧妙规避了穿越题材网剧碍于审查制度的要求而去套用历史朝代的尴尬,还原了小说中对架空时代的想象,保留了穿越、科幻、悬疑、武侠、权谋等元素,恰如其分地利用现代与古代的观念或语言差异制造幽默效果,如谐音梗、造词梗等。从人物的选择上来看,《庆余年》并未启用所谓的“流量鲜肉”,而是将选择对标在演员演技上和贴近原著人物上,剧中无论是年轻演员张若昀、李沁、肖战、郭麒麟,还是前辈演员陈道明、吴刚、袁泉、李小冉,几乎满足了大部分圈层受众群体对原著中人物的想象。从情节内涵来看,剧集的安排也如小说情节一样跌宕起伏,环环相扣,主角范闲在现代价值观的驱动下,秉承着“人人平等”的自我意识与古代社会的制度压迫抗争,观众也随着男主的经历进入了一段全新世界,“立意和价值观的表达,决定了一部作品的高度”。

(二)珍惜原著精神内涵

从以往IP改编的现状来看,改编往往会出现用户和内容之间的错位问题,即原著内核难以重现,造成原著损耗和观众不满的现实问题。《庆余年》的编剧王倦在对情节节奏把控和整体风格的表达上,以及对猫腻原著精神内涵的消化上都是可圈可点的。在改编中,每个小人物在不影响剧情推进上都拥有独立人格,如原著中默默无闻守护男主的近侍———滕子京,在剧中化身为重情守信、有恩必报的热血男儿;还有无甚笔墨的“杀人工具”———程巨树,在剧中也会因有人的关心而回归人性本貌;男主的最佳拍档———王启年,贪财又“惧内”,为稍显正剧意味的原著平添了喜剧色彩等。通过这种方式,原本密集、紧凑的故事形式变成了丰富多彩、耐人寻味的生活画卷。《庆余年》主创团队通过合理的故事编排,让身世不凡、自带光环的男主一路磕绊、一路成长,引发观众极大的代入感,最大限度保护了原著的精神内涵。

(三)传递正向价值观念

除了对原著精神的尊重外,《庆余年》也向观众传递了“现代思想与古代制度的碰撞”下的理想、爱情、忠诚、义气,给了受众更多的正向价值观引导和追述。在剧中,观众随着范闲从闲适自在到被迫入世的经历中,看到主人公行侠仗义、牺牲自我和拯救世界的气质。醉酒后朝堂对诗的“高光时刻”,浑然不觉众人的惊讶与错愕,只是将现代文明的文学之光砸在殿上捍卫自我的尊严;在经历了儋州刺杀,回到京都面见二娘时,不似一般内宅争斗的针扎对麦芒,而是在戏谑、欢乐的场景中将其轻松化解;范闲看到母亲叶轻眉留下的“为生民而立的庆国之法、有真理可循的庆国之民”的碑文时,从起初觉得过于不切实际,到后来变为一名实践者,并为此理想主义提供方法论。这种对于平等自由追求的少年心性,有着当下青年文化的正向情感价值特质。

《庆余年》在IP改编上取得成功与改编中主创团队颇具诚意地保留原著精髓,优化内容设置,不遗余力地为主人公传递的正向价值观做注解密不可分。

三、本土网剧的IP改编对策与建议

(一)避免迷信“爆款公式”,从内容上下功夫

当下,业内对IP资源的争夺也渐趋理智,从《庆余年》改编的创新经验来看,想要在受众品位日益提高的情形下提高市场认可度,就必须在IP改编上下功夫,对网文IP进行深入的锤炼。启用所谓的“流量明星”,盲目迷信粉丝效应的凝聚效应,严重依赖原著带粉等,显然是行不通的。

在内容上下功夫,就要有一定的坚守,不随波逐流,明确有较深文化内涵、精神蕴藉作品的稀缺性,在影视化的过程中以此为依托形成作品的独特性。用内容打动原著粉,最终带动路人粉,在口碑上取得发酵。这一点,《庆余年》有借鉴价值,启用演技过硬而非“流量”的青年演员和老戏骨,人物支线众多,剧情耐人寻味,用台词的形式通过人物之口传递文化之美、传承文学精粹,经典戏剧式的哲学思考随着情节发展向观众娓娓道来。

(二)贴合当下消费场景,从用户上下功夫

媒体融合时代,观众的赏剧习惯日趋碎片化、扁平化,太多网剧宣传的噱头和叫嚣让观众不胜其扰,一些前期营销吊观众胃口越高的所谓大IP,往往以惨淡收场。读懂观众内心,贴合时下的消费场景十分重要。《庆余年》在零宣传、低调上线24小时之后,才展开《庆余年》相关话题在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宣发。它的口碑是经过市场检验和观众试水慢慢积累而来的。没有一上来就标榜戏有多好、演员阵容有多强,而是选择了一种低调、循序渐进的方式慢慢占领观众心智,口碑持续走高之后,再进一步乘势宣传。

在消费时代背景下,国内影视剧观众的品位在不断提升,对更有深度、更具真情实感的内容需求愈发旺盛。唯有在用户身上下功夫,以优质内容和沉浸式体验为目标,才能在影视IP同质化泛滥、内容消费爆炸式增长的环境中突出重围。

四、结语

我国的本土网剧IP改编市场初入正轨,只有在不断接受观众和市场检验中,才能快速成长。《庆余年》在IP改编上为国产网剧市场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和例证。网文改编应一手抓内容一手抓用户,以优质的内容吸引用户,再通过用户积累口碑和收视反馈,才能完成好IP全产链的第一环,为IP的长足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版权所有:留学生作业网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QQ:99515681 电子信箱:99515681@qq.com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从网络整理而来,只供参考!如有版权问题可联系本站删除。